English

透视“电视期货”热卖现象

2000-07-26 来源:生活时报 本报记者 庞永厚 我有话说

不久前结束的北京国际电视周上,国产电视剧显示出了强劲的势头,一些尚未完成的“期货”电视剧更是异军突起,不断爆出交易“天价”,呈热销态势。电视业界人士指出,“电视期货”热卖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是电视业商业化、市场化进程的加剧,以及大众文化潮流与观众欣赏趣味对电视艺术全方位的影响。同时,有关人士指出,如果以理性的眼光审视这种现象,一些深层的问题值得反思。

“电视期货”卖点在哪

“电视期货”,指尚未完成的有一定预期的电视剧。2000年北京国际电视周上,这种“期货”电视剧的热卖成为电视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由北京亚环影音制作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摄制的40集电视连续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全片尚在后期制作之中,在全国20多个省的播出版权就均已售出;广东巨星影业公司的《审死官》刚刚开机,也已被江苏、湖南等电视台买断;更有甚者,《我这一辈子》当时连男女主角还没定,播出版权也以1100万元的“天价”售出……

这些“电视期货”如此地炙手可热,卖点究竟在哪里?业界人士普遍认为,在电视业界有一定知名度的制作“大户”、曾创造过票房奇迹的名导演、名演员,无疑是一大卖点;其次,在题材上,能天马行空地驰骋想象、构架故事情节的历史剧,以轻松、休闲的风格和较强的娱乐性,符合大众的欣赏心理,成为第二卖点。此外,有人预测,随着大众欣赏品位的提高以及电视业优胜劣汰市场法则的健全,关注老百姓生存现状、契合大众心理需求的现实题材作品将逐渐走俏。

“热卖”现象的背后

探究“电视期货”热卖现象的原因,除港台武打、言情剧退出黄金时段导致国产电视剧需求量激增外,深层原因在于电视艺术商业化和社会大众文化潮流对电视艺术的渗透和影响。

北师大艺术系主任周星认为,现在的文化领域已不能纯粹用艺术的规律去分析。电影需票房,电视靠收视率,其他艺术演出讲上座率,完全是一种市场化运作模式。而电视艺术商业化、市场化的根源在于大众欣赏需求这个潜在的消费市场。如果说过去以艺术水准的优劣、主题的深刻与否评判电视艺术品的好坏的话,现在的电视剧则以满足大众欣赏心理和符合现代时尚为成功标志。由于受大众求新求异的心理和社会时尚的引领,电视剧制作和播出单位只能去抓明星、抓名导,去拍轻松搞笑的历史剧和娱乐剧,以投合大众的欣赏趣味。制作和播出的剧目完全以大众的喜好为出发点,这从艺术角度去讲是十分缺憾的事,但从电视切入市场来说又很必要。同时,“电视期货”热卖,显示了电视业的另一种市场化走向:电视台由于机制和视野所限,越来越依靠社会上的制作机构,逐渐和这些机构形成一种双向选择关系。

另有专家指出,“电视期货”热卖背后,折射出的是真正艺术精品的缺乏与大众期待精品之间的矛盾。

针对“‘电视期货’卖出后,将影响成品质量”的疑虑,业内人士则普遍认为,从制作单位长远利益考虑,这种情形一般不会出现。

给“热卖”泼点冷水

“电视期货”的热卖是电视艺术商业化运作的集中体现,是电视传媒业市场化进程加剧的客观反映,有其现实的、社会的合理性。但其中凸现的问题值得深思。北师大艺术系主任周星认为,艺术作品是需要实践锤炼的。观众至少在看到一部完整的作品后,才能判别其优劣。而“热卖”的电视剧完全是在一个提纲、一个明星组合、一个故事框架或一段“片花”的情况下,靠炒作进入市场,有点泡沫色彩。这是不符合艺术作品的本质规律的。由此会带来盲目跟风。而热卖的电视剧绝大部分是娱乐性、大众快餐式的东西,很少有在艺术上经大浪淘沙般沉积下来的精品之作。进一步讲,当这种热卖成为一种时尚的时候,观众受传媒的影响会越来越缺乏理性,制作和播出单位会越来越功利。结果将导致短篇艺术精品难觅,长篇“注水剧”泛滥。

周星认为,这种“热卖”现象会持续很少一段时间,这是电视艺术市场化进程中正常的一步。虽然应当理性地批判和反思,但不能人为地改变它。面对“热卖”,电视管理部门应当宏观监控和引导;舆论界应当理性、公正、冷静地分析、思考,进行批判性监督,允许多种声音并存;观众应提高欣赏品位,共同致力于电视艺术品商业化运作中优胜劣汰市场机制的完善,使“热卖”的作品真正成为艺术上的精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